正筆鋒鍛人格
寫好中國字做好中國人
在練字時,我們經(jīng)常知道這個筆畫應該如何寫,用什么角度才能好看,但就是這手不聽使喚。
寫出來的筆畫與自己想象中的相差甚遠,字也就不準確了。其實“手不聽使喚”這個問題,主要有兩個原因:控筆能力和結構理解不足。
何為控筆能力?
所謂控筆,就是控制筆的操作技法和運用能力,這可能有點不太好理解,可以理解為控筆就是練字時力道的控制與運用,力道掌握得越熟練,練字越得心應手。
練字和力的運用密不可分,硬筆書法的提頓、藏露、方圓、快慢(起筆、行筆、收筆、出鋒),都涉及到力的輕重、方向變化等,這都是控筆的體現(xiàn)。
所以古時候才有永字8法的練字說法,從某種意思上來是說,永字8法就是古代的控筆訓練!
練習控筆就是手中的筆聽使喚,讓手中的筆成為自身控制的一部分,指哪打哪!
而學習控筆也是沒有捷徑的,只能通過不斷的大量練習,不斷的進行豎線、斜線、弧線等等的練習,糾正錯誤姿勢,形成肌肉記憶的習慣!
何為字體結構?
就像攝影,在構圖上有三分線構圖,突出主題構圖,利用線條引導畫面等等!
字體是也是如此,因為書法就是線條的藝術!
如何布局各個筆畫偏旁的輕重長短,都會極大的影響字的美觀程度。而想了解各種字體結構布局除了,看講解間架結構的講解外。
最有效的方法還是練,在練習的過程中,思考這個字是為什么這么寫的并了解同一個偏旁在不同位置的寫法上有什么差異!
借助幾何圖形來認識字的基礎結構掌握字的外形
書法培訓班加盟老師總結一下:
練字時手不聽使喚,筆畫寫不準,鍛煉控筆能力并熟悉字體結構。
控筆沒捷徑可言,控筆能力是需要慢慢培養(yǎng)的,更需要我們在平時進行有刻意的練習
結構理解,需要練習需要我們在平時練字或者寫字帖的時候注意字體的結構,注意偏旁的布局和字體的幾何形狀,不斷熟悉字體的結構規(guī)律!